今年,除了舊有的茼蒿春菊小棠菜,也試種了芥蘭、菜心和芥菜,下了種子後,不得了,兩三日間全長出幼苗,令人很興奮,只有生菜仍然停滯,24 粒種子中只出了兩粒,心中咕嚕,還太熱嗎?生菜的生長條件這麼嚴格嗎?
暑假期間,已經開始試種菜心和芥菜,可惜試了數次也長不好甚至不發芽,不論是盆種,在地直播,或培苗都沒結果,等了數周仍不長大,只好拔除。
自從種菜後,就已經不停地問,一棵菜賣得多少錢,不要說那些要種兩三個月才有收成的西蘭花,白蘿蔔等,芥蘭菜心也要種近兩個月,生長最快的小棠菜小白菜也要一個月,期間天天淋水,下肥培土,還要日日檢視會否被蟲進駐,生病枯死⋯⋯就連小黑奴那作玩票性質的小菜園,在打風落雨期間,也不顧自身為小菜苗擋風遮雨,換來的是不足一斤的小菜,付出與收穫絕對不成正比,那為甚麼要種?
原因可能是,看著在夜間稍稍破土而出,搖曳著跟你說早的小苗時,那份難以解釋的喜悅,又或者是透過種種的嘗試和失敗中,體會了不論是用好泥,靚肥或好種子,也不及大自然力量的神奇,那份確實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