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31日 星期三

五月農況_梅雨季

轉眼又一個月,
五月的梅雨季頗長,
端午前後,以至整個連假都水水的,
田中二人那一列農田位於水利不善的農地上,
當然像泡湯一樣在泡湯。

雨水太多加上積水不退,
蕃茄個個笑騎騎裂開嘴巴,
最不講究的生菜,繼續邊採邊吃繼續生,
留下一枝枝高腳菜。

今月最大的收穫是三個苦瓜和兩條長青椒。
南瓜和冬瓜的生長還是不如理想。

端午前已開始下雨,
加上田主亂放水,變成水田!

邊採邊種達兩個月,羅蔓沒有老態,變成高腳菜!


不到一個月,苦瓜長得很快!

兩條長青椒

今月收穫


2017年5月27日 星期六

端午五毒齊出動

端五節,對南方地區來說,
春夏交接、梅雨連連,既濕且悶,
蛇蟲鼠蟻群起出動,
難怪傳統有說端午節是惡日,
精神稍有不健全的也許都會鬱悶發作起來,
被逐南方的屈原不屈到病才怪!

雖然還有幾天才到端午,
陽曆五月開始,
家居陽台及窗戶旁已經群蟲洶湧,
臭草和枸杞上的指定駐紥蚜蟲部隊不用說,
再而是薄荷被蛾蟲害大啃,
然後枸杞上出現大大粒便便,
葉片被咬,晚上進行突擊,
發現尾指般長、黑黑帶點暗綠的邪惡蛾蟲。
翌日,
窗外附送一隻大蠄蟧!
還有一堆疑似蟲繭及蟲仔。

農作物的死敵多的是,
仍有一小批天敵,
蜘蛛以外,
九層塔內有一隻螳螂路過,
寄居了一晚。

玻璃門上出現兩排有趣的草蛉蛋。
但總覺得對植物有害的蟲從品種到數量都比較多似的。

在九層塔腳下玩倒豎衝的螳螂

玻璃門上的草蛉卵

細看,這一排的草蛉已破殼,羽化中。

哪一位在紗網外蛻變



2017年5月13日 星期六

梅雨殺到

去年五月十三日的一場雨!

梅子黃時雨,
宋朝賀鑄的《青玉案》有這麼一句詞。

的確,梅雨來了的季節,就是梅子成熟變黃的時候。
家樂福有綠的黃的梅子上市了。
對於香港人來說,梅雨季節,就是發霉時候!
在台灣尤其農耕地區,
梅雨,是農民們最關注的天氣狀況,
梅雨不來,南部地區就得乾塘缺水,
農作物就完蛋了。

宜蘭的幾乎全年都是雨季,
但看資料顯示,雨量最多還是冬天,
梅雨季節,雨量看來不及南部。

在宜蘭快三年時間,幾乎沒聽過雷聲,沒見過閃電。
即使偶有雷聲,都是遙遠的隱約數聲,
昨天竟出現整晚頻頻閃電的情況,
本地人叫悶雷!
閃啊閃個不停,
但沒有雷也沒有雨。

閃完電,今天就下起超大不絕的大雨,
在這裡可算少見。
宜蘭的雨都是較細密,
下一陣子會停,
不像香港的紅黃黑雨那般凶。

後記:
過去兩年的梅雨季好像都沒怎樣下雨,
今年卻由十三號一直下到今天二十三日,
都在下著或大或小的雨。

何謂梅雨,可以看以下網站
參考資料:http://web.fg.tp.edu.tw/~earth/learn/esf/magazine/980302.htm

今年五月底的梅雨天。


2017年5月12日 星期五

大戰蚜蟲----休戰期

休戰,不是要和蚜蟲講和,
也不是蚜蟲戰敗,
而是,一位蚜蟲的天敵竟然在臭草上結蛹,
為期七天,
為保天敵,
只好停用胡椒噴霧。

事源在田裡採菜回來,
發現瓢蟲幼蟲一隻。
從來未見過瓢蟲幼蟲的真身,
於是把他移放到陽台的蕃薯葉去,
翌日發現他已爬到旁邊的臭草上去,
而且結起蛹來。
為了不影響他的生長,
只好停用胡椒噴霧及肥皂水等。

七天,資料說,
瓢蟲的蛹要七天才會羽化。
於是,蚜蟲得到生存的空間,
一天比一天多,重重把臭草給包圍起,
但,5月3日結的蛹,
今天已經11號呢!
莫非瓢蟲已死了!
眼看臭草的蚜蟲多得不能再多了,
於是把瓢蟲結蛹的整個大分枝都剪下來,
插到另一個陽台的泥土裡,
再等幾天,看看瓢蟲會否羽化,
即時再出胡椒水噴灑臭草!

瓢蟲瓢蟲,你何時才會出來呢?


蚜蟲何其多!



2017年5月5日 星期五

大戰蚜蟲----胡椒噴霧

陽台上永遠要有一盆臭草,
是台長的堅持。
因為要煲綠豆沙,
煲綠豆沙又豈能無臭草?
於是,自陽台花園開台以來,
臭草必備。

台長堅持種臭草,
蚜蟲堅持守在臭草上。
彼此堅持,屢試不爽,
互不相讓,惡鬥連場。
期間臭草陣亡,台長再補上第二株,
屢敗屢戰。

如今有所謂友善耕種,
說實在,有多友善,對誰友善?
各有程度及界線。
為了保護自己種的植物可以去到幾盡,
各人程度不同。
台長的次序是鳥兒地位最高,毫髮不能動。
至於被列為農夫的好友的昆蟲,免為其難讓他們留在露台。
蛾蟲、蚜蟲這些嘛,
未免太多、影響太大,
露台長出來的東西為數不多,
實在不能友善啦!

每天掃肥皂水,把蚜蟲活捉,
但少捉一天,馬上打回原形。
這樣給蚜蟲佔草太久,
終於出動胡椒噴霧進行驅散。
胡椒噴霧果然勁嗆,
但,還是要每一兩天就噴一次,
臭草的蚜蟲真多!

蚜蟲的密度,比榕樹上的榕果子還要密!




2017年5月1日 星期一

四月農況_水利不濟

踏入四月,天氣漸漸和暖,甚至炎熱,
未到孟夏草木已長。
田主是X島典型務虛人格,
口講天下無敵,誇誇其辭,
整個農地其實卻是採用零管理方法,
(識吹的人,會稱這種為自然農法!!!!)
我們這些小佃農只能顧好自己的一方小田,
自己做好份內除草工作。

四月初有幾天炎熱而乾燥的天氣,
田主毫無章法及節制地放水,
卻又沒有整理好整片田的水利,
於是田裡積滿水,然後再遇上天雨,
田地淹了好一陣子,
也沒有打算去疏通一下,
田中二人只好不管你三七廿一,
你不管我來管,
自行找了通水口,搬開阻塞的泥頭,
讓積水流走。

四月的田裡,
薑、長青椒、枸杞、紅蘿蔔漸次冒出頭來,
總結農地現有作物還包括:
四種生菜、芋頭、兩種蕃茄、苦瓜、南瓜、冬瓜、
春菊、A菜。
捱過小苗階段,將南瓜由網內放出來。
在超市挑了發芽的薑,埋在土裡,
終於冒出頭來了。
春菊

苦瓜長大了
不辣的長青椒

巧克力蕃茄:
戶外地種的蕃茄,果然生長比在陽台的快!
聖女小蕃茄
由外採收生菜葉,這樣採了快一個月,
依然生長良好!
開田第一批下苗的生菜
芋頭與紅生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