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姬蛉

像一隻螺,只有1-2mm長,微細得肉眼難以察覺,比四周的蚜蟲大不了多少。

今個夏季,牛角椒和茄子的葉片上,
出現了一大批體型古怪、迷你得只有1-2mm大的小昆蟲,
他們似乎是以蚜蟲為食,
因為自從這批傢伙出現了,
蚜患受控制了。
本來以為牠們是瓢蟲的幼蟲,
但型體樣貌近似,卻未盡相同。
查證後,相信是一種叫狹翅褐蛉的姬蛉科幼蟲,
同樣以蚜蟲為食。

有關姬蛉的資料:
http://gaga.biodiv.tw/9812bx/920.htm

草蛉


體長不到1cm的草蛉

夏天的蟲實在既多且奇,
繼上次像大老倌插了雉雞尾的廣翅蠟蟬幼蟲,
今回在茄子葉上發現一團會走動的垃圾。
後來,在天台發現一隻草蛉的成蟲,
查找資料後,發現其幼蟲和草蛉形態相若,
同樣以蚜蟲為食,
牠的幼蟲還會在身上披些廢物以隱身。

這團會走動的垃圾,是草蛉的隱身法寶。

有關草蛉和蚜獅:
http://gaga.biodiv.tw/new23/s6-32.htm

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

讓草莓吃乳酪



我們吃的,植物也吃。

草莓是屬於冬季的,它喜愛陽光,但怕熱。九月開始至翌年四月,草莓都不用怎照料就長得好好,按它自然的步調,生長,開花,結果。但一到夏季,卻樣衰到不得了,像快死的樣子,長出黑黑厚厚卻很脆弱的葉片。

一輪搜尋,原來是因為濕熱氣候,受細菌感染,醫治方法,是給它吃乳酪。以一份乳酪比十份水開稀,噴在葉片上,噴在泥上。草莓吃了兩盒後,情況好轉,終於捱過濕熱的夏季,現在還興高采烈的生仔,又等吃草莓了。

一直都說用洗米水淋植物很好,上一個秋冬菜季,就是單用米水淋菜。在下種前落一小把市售肥料,之後,沒有再下追肥,也沒有用液態肥,隔日淋稀釋米水(隔日是因為不是天天吃飯,稀釋是因為要均分),效果十分好,菜都快高長大。

據台灣一所農業學院做的研究報告,洗米水主要含粗纖維、鉀、澱粉等,弱酸性,對植物的新陳代謝很好,報告還指第二次的洗米水對植物最好。




2013年8月9日 星期五

青條花蜂


去年夏天天台的蜜瓜,雖然最後因雨水過多,
浸壞了根,小蜜瓜未能長熟,
但甜美的蜜瓜花卻吸引了一隻藍色小蜜蜂天天來開餐。

藍色小蜜蜂的特點,
除了有著黑藍色間條紋,
身型肥胖,
就是夠聲勢。
才不過一隻小蜜蜂,
未見其形,先聞其聲,
嗡~嗡~嗡~
像架小型飛機!

今年放棄了種西瓜及蜜瓜,
以為藍蜜蜂不再來,
卻依舊在青椒及苦瓜花上看到牠的蹤影。


小瓜出,沒注意?


夏季,總是離不開瓜。

去年夏天,試驗性地種了西瓜,冬瓜,蜜瓜和苦瓜,並不是要玩文字遊戲,而是吃瓜的興趣不大,勉強選了這幾款,除了苦瓜,其他的成果都不好。

今年,獨沽一味,只種苦瓜。頂著惡毒的太陽,還是種些不怕風不怕雨不怕太陽不用怎照料的硬骨頭作物。

苦瓜很易發芽,很快大,不用多久就爬滿一棚,還不停開著亮麗小黃花,但,為甚麼總是花開花落,連瓜毛也沒一條?

要吃瓜就要先了解它,幾乎所有瓜類都是需要兩種花,公花和乸花,才能孕育出小瓜瓜。在同一株植物上都會分別長出公花和乸花,植物還保留著最原始的性別特質,奔放的公花會大量地搶閘狂開一輪;含蓄的乸花則會選擇在熱爆的幾天後低調地開幾朶。
公花
乸花

沒注意錯過了?太乾淨少昆蟲?那只好等下一次乸花再出時了。

若果某天早上(一定要早上,因為公花在早上才精力充沛),找到了盛開的瓜瓜夫與瓜瓜妻,就要一手摘下瓜瓜夫,

小心地拿著它的花瓣,讓雄蕊輕輕地摩擦雌蕊,來回數次,會看見雌蕊已沾上黃色粉末,那就完事了!


若發現:
*所摘的公花虛耗過度,沒粉!請不要猶疑地 next !
*到黃昏才發現隻乸!只好盡人事做以上的步驟,但很大機會要等下一次了,因為公花粉可能不夠,瓜花好快謝,苦瓜一天就謝了。
*摘咗朶乸花!那~~~




2013年8月1日 星期四

斜紋夜蛾

牛角椒上出現了小孔,
剖開,只見一堆黑黑的東西在果實內,
但未見有被蛀食的情況,也不見蟲的蹤影。
及後幾天,陸續發現被鑽了洞的牛角椒,
終於在其中一個內發現一條長約 1.5cm 的小肥蟲,
內𥚃同樣留下一堆堆的黑東西。
在網上查證,相信是斜紋夜蛾的幼蟲,
他們除了會吃葉外,還會鑽到果實內,
也會鑽到椰菜花芯內排便。
被鑽的牛角椒並沒有出現蛀食情況,
莫非蟲蟲把青椒當成廁所,
以免行蹤因便便而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