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9日 星期三

老闆試菜

原來,老闆小B和黑奴一號,
都是蘋果迷。
黑奴一號每次用電腦,
小B 總會第一時間跳上書桌,用牙啃或用頭頂 mac book air 的四角,
務求要將蘋果咬出一個缺口!
同時,小B亦和蘋果老闆一樣,
每有農場產品收成,必親自上場推介。

莧菜第一拔時,黑奴們把一小棵新鮮收割的幼嫩莧菜送到小B面前,
沒想到二話不說,一口把莧菜吃掉,
最後連小菜梗都吞掉,踴躍之極!
第二拔生菜也不例外。
九月份八號風球高掛,黑奴二號獲得一天假期,
於是趕緊把生菜收割。老闆看來較愛莧菜,但依然踴躍吃了一棵。

到了拔蘿蔔,黑奴們心想,
老闆會試吃蘿蔔嗎?
難道會抱著蘿蔔用牙刨?
迷你小蘿蔔頂著又大又綠的葉,
賣相相當不俗,
老闆看到大大片的蘿蔔葉,
出乎意料地熱烈,一大口一大口啃下去,
好滿足啊!
老闆小B擔定凳仔坐頭位,眼金金看著農場出品的鮮菜。

2011年10月15日 星期六

拔蘿蔔


聽完黑奴一號講「番茄故事」,不用灰心。
農場成立了近兩個月,其實已經進行過三拔。
雖然全都是實驗意味濃,特色都是:量少、細奀;
但都超好吃。(不信,且看「老闆試菜」一文,就知此言不假。)
這裡先談談農場第三拔,是繼莧菜、生菜、蘿蔔葉後的重頭戲:拔蘿蔔!
話說黑奴一號在農場成立之初,到花墟「x紛」買了一包台灣來的蘿蔔種子,
滿懷希望撒下種子,
等了一天又一天,個多星期已過去,
只見一棵小芽破土而出,其他半點動靜都沒有,
更令人「o」咀的是,
黑奴一號翻書一查,
慘叫:「蘿蔔苗唔係咁樣架喎!」
簡直係晴天霹靂,連唯一發芽的都是假貨!?
黑奴一號把心一橫,
搭船到上環的種子舖,模仿內行的農婦:
「老闆,白蘿蔔種子。」
「早種定晚種?」
「???」(再o咀!)
 種子行阿叔見慣這種場面,
「早種就九月下種,晚種就﹣﹣﹣﹣﹣」
「早種,我要早種。」
就這樣,黑奴一號再次滿懷希望,
在斜陽中,乘船回家。

2011年10月14日 星期五

番茄之死

產自南美,生命力很強的番茄,為甚麼正臨瀕死邊緣?


在花墟森記看見它,很強壯的樣子,想帶它回家。
家中本有 3 棵剛從種子發出來的小小苗,是羅馬番茄,但見到這棵比家中小小苗大數十倍的小苗,偷懶的心起了。它是大種番茄,不同種的呀,這是個「很強」的理據吧。

回家第二天,替它換了個大盆,足夠讓它站在那裏開花結果好大段時間。兩天後,它果然開花了,還不止一朿,黃色的小小朶很可愛。一定要替它架設支架了,可惜天氣不好,下雨,那明天去買吧。第二天仍然下雨,不等了,買了數枝 1.5 米的竹枝,回來時已黃昏,明天替它架吧。  

早上下了一場很久的大雨,正準備替它架上支架時,發現它的形狀怪怪的,所有枝枒向下拗著,但並不軟,像極縮起肩膊很繃緊很不高興的樣子。發生甚麼事?趕快替它摘了兩三個小側芽,架上支架,看見近頂部的一個枝枒生出了一株已經有葉及花蕾的側芽,摘不摘?
思索良久,摘了。再找找資料,它要曬,要水多,當日沒有太陽,只好給水,捏捏泥土,有點乾,灌了足夠的水,留了約 1cm 水在底盆,由它整晚在吸吧。

第二日,底盆的水沒有半分被吸走,趕快把水倒了,拿走底盆,剛好太陽稍稍露面,讓它曬曬太陽吧。中午,情況更差,拗著的枝葉不但沒有復原,而且枝開始軟爬爬,葉乾癟癟的縮成一堆。很慌亂,發生了甚麼事,有點氣,從頭想一次那個階段出問題?是太快換盆?是在不適當的時候摘芽?是水太多?是太曬?是它討厭下雨?太潮濕?秋天來呀!

今天,奇蹟並沒有出現,瀕死的它倚著簇新的竹枝,沒辦法,不懂怎樣救它,只好隨緣。

番茄是染上了立枯病!一種令所有農人聞名膽喪的絕症!沒救治方法,更會經接觸傳染!可在很短的時間令全田的番茄枯死,只要發現一株染病,它前後左右的三株都要即殺!

恐怖啊!








2011年10月10日 星期一

香港有機農業入門基礎課程

Stay Hungry

好學的黑奴 1 號竟然報讀了以上的課程!
10 月 1 日,開學了,船轉車⋯車轉車⋯再轉車⋯100 分鐘後終於拿著那張轉左轉右再轉右的農場指引,在泥路上揣測著前行。農場環境,OK啦,比綠田園涼快,蚊是一樣的多。
第一課學除草學鬆泥,徒手,用鐮刀,打草機,大型翻土機也試了,最後連馳名的火筒也見識了,算是樣樣學齊。
10 月 2 日,分田!聽到有得分,大家都興奮異常,當然是沒有想到⋯
嘩!分得很大幅田!說正確些,並未正式算是一道田,是一幅崎嶇的泥地。在指導下,大家拿起鋤頭,下田!不,是開田!鋤鋤,首先要鋤一道畦;鋤鋤,怎麼鋤來鋤去都未成型;鋤鋤,下雨了;鋤鋤,你拿鋤頭的手法不對;鋤鋤,泥總是撻著鋤頭;鋤鋤,本來已很重的鋤頭更重;鋤鋤,雨繼續⋯
各位同學要在半小時後完成田務,種下菜苗。吓!
呢位同學的走道做得不太平坦。畦都未築好,還管得到那走道?
同學們,要集合吃 15 分鐘午飯再上理論課了。未得!
大家就用自己的午飯時間做完它吧。鋤鋤!
要去上課了,各位同學,就上完課後再回來完成它吧。STAY!!
雨一直陪著。
濕得徹底的衣服剛好在兩個半小時的講課中乾了。
課後,返回田中,繼續⋯彎著腰蹲著,爬在田上,用手指挖穴埋下菜苗和種子。
同學問為甚麼要報這課?因為有一個天台。
同學說那不用上這個勁辛苦的課。聽說這課是最專業的,要學就學最好的。
說時,全身在叫痛,而且,HUNGRY!

功課:在家種一棵農場給的爛得不能再爛但強壯的士多啤梨。




華工血淚史

10 月 8 日,理論課,土壤與堆肥。課前,以為很重要,大概會學到些甚麼;課後,沒甚麼得著。後來跟一個完全不知甚麼是堆肥的同學說起,她完全聽不明,但覺得太過概略,相信沒有幫助。總的來說,看過一下資料有基本知識的人,如黑奴,是太淺易了;沒有概念的人,如同學,卻聽不懂。另,農場工作人員回報,上周種的菜全軍覆沒。估到!
10 月 9 日,field trip,到一塊在錦繡花園附近的荒田起隧道棚。到達後,知道要加掘水坑。是日行程:上午 10 時至 1 時 A 組起棚 B 組掘坑,午飯,下午 1 時半 A 組掘坑 B 組起另一個棚,3 時回農場整理農田。這樣的分組分時間,黑奴覺得很有問題,A 組起棚 3 小時,B 組起棚個半小時,work 嗎?
終於,A 組起到下午 1 時半也未完工,B 組掘了 3 個小時泥之後很趕的起棚,結果,當然是起不完之餘還不被放人去 A 組聽講解,只不停地被指令把 20 多枝 6 分鐵豎立起,把 10 多條 4 分鐵枝拗成半圓,被安排在 B 組的黑奴只好密密手的手起鎚落,把鐵枝鎚入泥地,黑奴怎也估不到自己做起扎鐵工人!

功課:士多啤梨開花了!




羊屎

10 月 15 日,三周以來最有用的理論課,肥力管理,雖然內容可通過書本及網上找到,但輝 sir 卻說得十分吸引和真實,原因是他以大量他個人在這十多年來的經歷和見聞輔助及引證教材。經驗和好奇心的確是一枝魔術棒。
10 月 16 日,很輕鬆的實習課,剛下田,聽到咩咩的可愛叫聲,聽課間,有 3 隻小羊從小路跑出來,其中一隻站在小土堆上不停叫,不久,從四面八方跑出了約 20 隻羊,一時間,大家都忘記了輝 sir 的存在,好可愛呀!
醒目的輝 sir,立即跟大家說說羊肉點解沒有騷味,接著告訴大家養羊戶最賺錢的不是賣羊肉而是賣羊屎,因為羊屎是最頂級的有機肥,養份高而且發酵快。
O!羊屎!家裏有!

功課:修剪後的士多啤梨變靚了,有約 10 個花及花蕾,還生出走莖。




懶還是偷的好

10 月 22 日,理論課說到栽技巧,大概是整個課程中最實用的東西。第一種說的是十字花科,在農作物界中,這一科相等於百家姓的陳姓。有趣的是就算自小吃菜大的也沒想過白菜和椰菜是兄弟,菜心,西蘭花,甚至西洋菜都是同一家族的兄弟。原來,這些菜開的花都呈十字形,花?對,香港大的小孩不知道鴨是會飛,菜會開花,椰菜的花,西洋菜的花,見過嗎?恐怕未必個個知西蘭花那巨大的圓球就是它的花。
10 月 23 日,沒上課。昨日整天頭痛,於是決定今天不上課,並有預謀地拜託了同學代施肥。為甚麼昨天頭痛今日會缺課?預知今日會頭痛嗎?當然不會,因為今日不單沒頭痛而且很精神。只是預計過,今天不走課,接著來的是不能走;只是心裏想,要找些藉口才會構成走課的合理性;明明一至五都閑在家裏,只是覺得懶是偷來的較開心。


功課:士多啤梨出現了。




有錢與冇錢

10 月 29 日,理論課,瓜瓜豆豆,並不太熱衷裁種的蔬菜,但卻發現少年冬瓜竟然叫節瓜!原來節瓜不採收,任由長大長老,就變成冬瓜,實在難以置信。
10 月 30 日,field trip,到訪兩個位於粉嶺的有機農場,上午探訪的叫良記農場,農主本來從事常規耕種,後轉有機,農場 14 斗(1 斗= 7,260 平方呎)地,探訪期間有工人把農場打理得整整齊齊,大概是有錢的老農。繞著農場走了一圈,最具規模的種植竟是時下休閒農莊最流行的士多啤梨,走時,看見門外立著士多啤梨自摘園的牌,明白!
下午探訪的農場叫明園,農主推崇輪作,10 斗地,一半休耕或種綠肥(即豆類或太陽麻等),另一半種蔬菜,物種多是紅蘿蔔,薑,花生及瓜等,還有較少見到的木薯和流行的洛神花。整個農場給人七零八落的感覺,地上放滿趕不及定植的苗,棚上仍吊著過造的瓜,土壤乾癟癟看不見肥沃,是沒有向外開放的農場。農主說,地是他父親留下的,由他與太太兩人打理,怪不得,屬於玩票性質,農主卻說,可以養活一家四口,他的兩個子女仍在求學階段。噢!這樣的耕作規模也可以養活四口,似乎作物的索價不菲。
參觀完,只覺跟慣見的農地,例如塱原,相距甚遠,整塊地看上去是零零碎碎,據說這是必需的,多元化!


功課:士多啤梨熟了,兩秒,吃了。元祖士多啤梨生了第二代,第二代又長了走莖,正孕育第三代。某個早上,把生了根的二代與元祖分離,到下午,二代縮起來,軟軟地很驚恐的樣子,當然,本來元祖源源不絕的供應水和養分,忽然沒了,怎會不驚。給了足夠的水,看二代能否自己站起來,第二日,雖然仍很虛怯總算站起了!






捉蟲

11 月 5 日,理論課說蟲,這個課題跟下周的課題幾乎是主宰著「收成」這個耕種的目的。若果你的生菜養著一條蟲,它大概可以平均每天吃半塊葉,小蟲當然沒吃這麼多,大蟲卻隨時不只吃半塊。但事實是當蟲蟲的媽媽揀中你的植物時,絕對不會只讓你成為一條蟲的代母。以最常見的吊絲蟲為例,每條蟲媽媽每次交尾後可產卵 10 天,約共 400 多粒;黃曲條跳甲,可產卵個多月,約共 500 粒;還有菜青蟲等等⋯,本來是你吃的菜都走到蟲肚了。
最便宜有效的方法就是用手捉,起初會捉得手震震,𠲖~~,但當想到你的菜,就算幾討厭都會繼續,不用多久,你就會熟練地手起蟲落,絕不手軟,捉吊絲蟲和菜青蟲等的成功律很高,它不會像黃曲條跳甲般彈走,只要你找到它,用竹簽輕輕一挑,蟲就會附在竹簽上,很有滿足感,甚至會令人迷上這捉蟲遊戲。
11 月 6 日,種了番茄,枸杞等,又是臭到極的一天。


功課:士多啤梨的真正稱謂是日本即食種士多啤梨,即食代表不適宜運輸,要即摘即吃。士多啤梨仍不斷地結果開花,果仍然是像粒波子般大小,一直以為它是這麼小的,卻原來它是因為母株不夠大,所以果也小;糾正的方法是不要讓它開花結果,一見就摘走,約摘個多月,等營養轉到生長植株及葉子上,植株大了果也自然大。




畢業了

11 月 12 日,理論課說病,植物生病比蟲害恐怖十倍,上完課之後,結論是,盡力防治是唯一方法,當植株染病了,差不多都要 certified,而且要盡快去除病株,若遲了,會惹其他植物!
11 月 13 日,畢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