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y Hungry
好學的黑奴 1 號竟然報讀了以上的課程!
10 月 1 日,開學了,船轉車⋯車轉車⋯再轉車⋯100 分鐘後終於拿著那張轉左轉右再轉右的農場指引,在泥路上揣測著前行。農場環境,OK啦,比綠田園涼快,蚊是一樣的多。
第一課學除草學鬆泥,徒手,用鐮刀,打草機,大型翻土機也試了,最後連馳名的火筒也見識了,算是樣樣學齊。
10 月 2 日,分田!聽到有得分,大家都興奮異常,當然是沒有想到⋯
嘩!分得很大幅田!說正確些,並未正式算是一道田,是一幅崎嶇的泥地。在指導下,大家拿起鋤頭,下田!不,是開田!鋤鋤,首先要鋤一道畦;鋤鋤,怎麼鋤來鋤去都未成型;鋤鋤,下雨了;鋤鋤,你拿鋤頭的手法不對;鋤鋤,泥總是撻著鋤頭;鋤鋤,本來已很重的鋤頭更重;鋤鋤,雨繼續⋯
各位同學要在半小時後完成田務,種下菜苗。吓!
呢位同學的走道做得不太平坦。畦都未築好,還管得到那走道?
同學們,要集合吃 15 分鐘午飯再上理論課了。未得!
大家就用自己的午飯時間做完它吧。鋤鋤!
要去上課了,各位同學,就上完課後再回來完成它吧。STAY!!
雨一直陪著。
濕得徹底的衣服剛好在兩個半小時的講課中乾了。
課後,返回田中,繼續⋯彎著腰蹲著,爬在田上,用手指挖穴埋下菜苗和種子。
同學問為甚麼要報這課?因為有一個天台。
同學說那不用上這個勁辛苦的課。聽說這課是最專業的,要學就學最好的。
說時,全身在叫痛,而且,HUNGRY!
功課:在家種一棵農場給的爛得不能再爛但強壯的士多啤梨。

華工血淚史
10 月 8 日,理論課,土壤與堆肥。課前,以為很重要,大概會學到些甚麼;課後,沒甚麼得著。後來跟一個完全不知甚麼是堆肥的同學說起,她完全聽不明,但覺得太過概略,相信沒有幫助。總的來說,看過一下資料有基本知識的人,如黑奴,是太淺易了;沒有概念的人,如同學,卻聽不懂。另,農場工作人員回報,上周種的菜全軍覆沒。估到!
10 月 9 日,field trip,到一塊在錦繡花園附近的荒田起隧道棚。到達後,知道要加掘水坑。是日行程:上午 10 時至 1 時 A 組起棚 B 組掘坑,午飯,下午 1 時半 A 組掘坑 B 組起另一個棚,3 時回農場整理農田。這樣的分組分時間,黑奴覺得很有問題,A 組起棚 3 小時,B 組起棚個半小時,work 嗎?
終於,A 組起到下午 1 時半也未完工,B 組掘了 3 個小時泥之後很趕的起棚,結果,當然是起不完之餘還不被放人去 A 組聽講解,只不停地被指令把 20 多枝 6 分鐵豎立起,把 10 多條 4 分鐵枝拗成半圓,被安排在 B 組的黑奴只好密密手的手起鎚落,把鐵枝鎚入泥地,黑奴怎也估不到自己做起扎鐵工人!
功課:士多啤梨開花了!
羊屎
10 月 15 日,三周以來最有用的理論課,肥力管理,雖然內容可通過書本及網上找到,但輝 sir 卻說得十分吸引和真實,原因是他以大量他個人在這十多年來的經歷和見聞輔助及引證教材。經驗和好奇心的確是一枝魔術棒。
10 月 16 日,很輕鬆的實習課,剛下田,聽到咩咩的可愛叫聲,聽課間,有 3 隻小羊從小路跑出來,其中一隻站在小土堆上不停叫,不久,從四面八方跑出了約 20 隻羊,一時間,大家都忘記了輝 sir 的存在,好可愛呀!
醒目的輝 sir,立即跟大家說說羊肉點解沒有騷味,接著告訴大家養羊戶最賺錢的不是賣羊肉而是賣羊屎,因為羊屎是最頂級的有機肥,養份高而且發酵快。
O!羊屎!家裏有!
功課:修剪後的士多啤梨變靚了,有約 10 個花及花蕾,還生出走莖。
懶還是偷的好
10 月 22 日,理論課說到栽技巧,大概是整個課程中最實用的東西。第一種說的是十字花科,在農作物界中,這一科相等於百家姓的陳姓。有趣的是就算自小吃菜大的也沒想過白菜和椰菜是兄弟,菜心,西蘭花,甚至西洋菜都是同一家族的兄弟。原來,這些菜開的花都呈十字形,花?對,香港大的小孩不知道鴨是會飛,菜會開花,椰菜的花,西洋菜的花,見過嗎?恐怕未必個個知西蘭花那巨大的圓球就是它的花。
10 月 23 日,沒上課。昨日整天頭痛,於是決定今天不上課,並有預謀地拜託了同學代施肥。為甚麼昨天頭痛今日會缺課?預知今日會頭痛嗎?當然不會,因為今日不單沒頭痛而且很精神。只是預計過,今天不走課,接著來的是不能走;只是心裏想,要找些藉口才會構成走課的合理性;明明一至五都閑在家裏,只是覺得懶是偷來的較開心。
功課:士多啤梨出現了。

10 月 29 日,理論課,瓜瓜豆豆,並不太熱衷裁種的蔬菜,但卻發現少年冬瓜竟然叫節瓜!原來節瓜不採收,任由長大長老,就變成冬瓜,實在難以置信。
10 月 30 日,field trip,到訪兩個位於粉嶺的有機農場,上午探訪的叫良記農場,農主本來從事常規耕種,後轉有機,農場 14 斗(1 斗= 7,260 平方呎)地,探訪期間有工人把農場打理得整整齊齊,大概是有錢的老農。繞著農場走了一圈,最具規模的種植竟是時下休閒農莊最流行的士多啤梨,走時,看見門外立著士多啤梨自摘園的牌,明白!
下午探訪的農場叫明園,農主推崇輪作,10 斗地,一半休耕或種綠肥(即豆類或太陽麻等),另一半種蔬菜,物種多是紅蘿蔔,薑,花生及瓜等,還有較少見到的木薯和流行的洛神花。整個農場給人七零八落的感覺,地上放滿趕不及定植的苗,棚上仍吊著過造的瓜,土壤乾癟癟看不見肥沃,是沒有向外開放的農場。農主說,地是他父親留下的,由他與太太兩人打理,怪不得,屬於玩票性質,農主卻說,可以養活一家四口,他的兩個子女仍在求學階段。噢!這樣的耕作規模也可以養活四口,似乎作物的索價不菲。
參觀完,只覺跟慣見的農地,例如塱原,相距甚遠,整塊地看上去是零零碎碎,據說這是必需的,多元化!
功課:士多啤梨熟了,兩秒,吃了。元祖士多啤梨生了第二代,第二代又長了走莖,正孕育第三代。某個早上,把生了根的二代與元祖分離,到下午,二代縮起來,軟軟地很驚恐的樣子,當然,本來元祖源源不絕的供應水和養分,忽然沒了,怎會不驚。給了足夠的水,看二代能否自己站起來,第二日,雖然仍很虛怯總算站起了!
11 月 5 日,理論課說蟲,這個課題跟下周的課題幾乎是主宰著「收成」這個耕種的目的。若果你的生菜養著一條蟲,它大概可以平均每天吃半塊葉,小蟲當然沒吃這麼多,大蟲卻隨時不只吃半塊。但事實是當蟲蟲的媽媽揀中你的植物時,絕對不會只讓你成為一條蟲的代母。以最常見的吊絲蟲為例,每條蟲媽媽每次交尾後可產卵 10 天,約共 400 多粒;黃曲條跳甲,可產卵個多月,約共 500 粒;還有菜青蟲等等⋯,本來是你吃的菜都走到蟲肚了。
最便宜有效的方法就是用手捉,起初會捉得手震震,𠲖~~,但當想到你的菜,就算幾討厭都會繼續,不用多久,你就會熟練地手起蟲落,絕不手軟,捉吊絲蟲和菜青蟲等的成功律很高,它不會像黃曲條跳甲般彈走,只要你找到它,用竹簽輕輕一挑,蟲就會附在竹簽上,很有滿足感,甚至會令人迷上這捉蟲遊戲。
11 月 6 日,種了番茄,枸杞等,又是臭到極的一天。
功課:士多啤梨的真正稱謂是日本即食種士多啤梨,即食代表不適宜運輸,要即摘即吃。士多啤梨仍不斷地結果開花,果仍然是像粒波子般大小,一直以為它是這麼小的,卻原來它是因為母株不夠大,所以果也小;糾正的方法是不要讓它開花結果,一見就摘走,約摘個多月,等營養轉到生長植株及葉子上,植株大了果也自然大。
11 月 12 日,理論課說病,植物生病比蟲害恐怖十倍,上完課之後,結論是,盡力防治是唯一方法,當植株染病了,差不多都要 certified,而且要盡快去除病株,若遲了,會惹其他植物!
11 月 13 日,畢業了!